龙港仁和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六腑通,体魄强

六腑通,体魄强

时间:2025.07.19 08:21 作者:龙港仁和医院

胆。胆腑与胆汁的储藏、排泄密切相关,排出的胆汁进入小肠后参与食物消化,被称为“中正之官”,与一个人是否能够果断做出决定、判断有关。如出现口干口苦、容易暴躁发怒等,可能是胆气出现问题,可以对阳陵泉穴(膝盖外下方凸起的腓骨小头,在其前下方凹陷处)进行按揉。

胃。食物经过口腔简单咀嚼后,通过食道来到胃中接受初步消化变为食糜,接着向下进入肠道中,此为胃腑的“受纳”与“腐熟”功能。同时,脾、胃为人体气血产生地方,当胃腑的通降、生化气血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情况,此时可按揉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肚脐和胸骨下段连线的中点),可帮助缓解不适。

小肠。中医里,小肠的功能为“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简单说,食物到达小肠后,会在小肠这个“容器”停留较长时间,小肠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液,然后将残余的糟粕与“废水”分别排入大肠、膀胱。所以小肠传导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二便异常,例如小便短少、腹胀腹泻等,可尝试求助于小肠经的合穴——下巨虚(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膝眼下9寸,胫骨前缘向后一横指)。

大肠。大肠接收小肠传导过来的糟粕后,会进一步处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将其排出体外。因此排便异常,也有可能是大肠功能出现问题。此时,可借助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6寸,胫骨前缘向后一横指)改善对应症状。

膀胱。《黄帝内经》中的膀胱是“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即膀胱为剩余水液的聚集之处,主要负责储存和排出尿液。可见当膀胱功能有问题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排尿异常的情况。膀胱功能正常,离不开肾脏帮助,因此肾经原穴太溪穴(内踝尖和跟腱连线的中点),可辅助改善膀胱功能异常的情况。

三焦。三焦与全身气机、水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总体来说,三焦运行失常,人体可能出现水液异常积聚的情况,例如水肿。可以尝试按揉三焦经的原穴——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指伸肌腱尺侧凹陷处)缓解。

上述穴位的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揉,每次2~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度,每天2次。除了按揉穴位外,六腑对应的脏器主要集中于腹部,所以摩腹也是保持六腑通畅的不错方法,可在起床前或睡觉前弯曲腿部,用单手或双手叠掌顺时针摩腹,让腹部微微发热甚至“咕咕”作响。较后,日常要注意保持二便通畅,不要“憋”,以通为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下一篇: 更年期重在调心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