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膀胱等器官的形态结构评估。腹部B超是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腹部脏器的位置、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常用于筛查囊肿、结石、肿瘤等病变。
1、肝脏检查
肝脏B超可评估肝实质回声是否均匀,测量肝脏大小,观察有无脂肪肝、肝囊肿、血管瘤等病变。肝硬化患者可见肝表面结节状改变,肝内胆管扩张可能提示胆道梗阻。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
2、胆囊检查
胆囊B超能清晰显示胆囊壁厚度、胆汁透声情况,检测胆囊结石、息肉或炎症。胆囊收缩功能检查需在进食脂肪餐后进行二次扫描。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可能提示慢性胆囊炎。
3、胰腺检查
胰腺B超主要观察胰头、胰体、胰尾的形态和胰管宽度。急性胰腺炎时胰腺体积增大伴周围渗出,慢性胰腺炎可见胰管扩张和钙化灶。因胰腺位置较深,肠道气体可能影响显像清晰度。
4、脾脏检查
脾脏B超测量脾脏长度和厚度,评估有无脾肿大、脾梗死或占位性病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出现脾脏增大伴脾静脉增宽。检查时需配合深呼吸以充分暴露脾区。
5、泌尿系统检查
肾脏B超检测肾皮质厚度、集合系统分离程度,可发现肾结石、肾积水和多囊肾。膀胱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观察膀胱壁是否光滑及残余尿量。前列腺检查需经腹部或直肠途径进行。
腹部B超检查前应禁食8-12小时,检查当日避免食用产气食物。穿宽松衣物便于暴露检查部位,膀胱检查前需饮水500-800毫升。检查过程中按医生要求调整体位,检查后无特殊注意事项。若发现异常结果,建议进一步进行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