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7-21 06:39:18
发布时间:2025-07-21 06:39:18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主要通过静脉采血后实验室检测完成,操作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染色处理、显微镜观察或自动化分析仪计数。检测结果受生理状态、药物影响、采血时间、样本保存条件、检测方法五大因素影响。
采用标准静脉穿刺技术抽取2ml外周血至EDTA抗凝管,避免用力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婴幼儿可采用足跟血或指尖血,需注意采血部位消毒与止血。采血后轻柔颠倒混匀8-10次防止凝固,30分钟内送检可保证细胞形态完整性。
常用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法,嗜酸性颗粒与染液中酸性染料结合呈橙红色。需严格控制染液pH值在6.4-6.8区间,染色时间8-10分钟为宜。自动化仪器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荧光染色,需避光操作避免荧光淬灭。
人工计数需制备血涂片,油镜下观察100个白细胞区域。嗜酸性粒细胞直径12-17微米,胞质充满粗大橘红色颗粒,核常分2叶。计数公式为嗜酸细胞数/100×白细胞总数,单位10^9/L。注意区分嗜碱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电阻抗法或激光散射法区分细胞体积与颗粒特性,部分高端仪器联合荧光染色技术。需每日进行质控校准,当仪器提示异常报警或结果超出参考范围时,必须人工复检确认。
成人参考值0.02-0.52×10^9/L占白细胞1-5%。昼夜波动下午较低,皮质醇分泌高峰时下降30%。剧烈运动后2小时可能暂时升高20%,女性月经期略有降低。临床意义需结合过敏史、寄生虫感染史及用药史综合评估。
检测前3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至少24小时。妊娠期女性及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建议选择上午8-10点空腹采血,采血后4小时内完成检测。长期监测者应固定检测机构以保证方法一致性,异常结果需结合IgE水平、粪常规等检查进一步鉴别。日常注意观察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等过敏表现,定期除螨杀虫可预防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数值异常。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