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拌种剂哪种药最好

发布时间:2025-05-12 14:06:33

玉米拌种剂的选择需根据防治目标、土壤环境及安全性综合判断,常用药剂包括吡虫啉类、苯醚甲环唑类、复合微生物菌剂三类。

1、杀虫类:

吡虫啉作为烟碱类杀虫剂,通过干扰害虫神经系统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每公斤种子使用600g/L悬浮种衣剂3-4ml。噻虫嗪具有内吸传导性,可防治苗期蓟马,推荐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15g拌种。氯氰菊酯针对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5%微胶囊剂每亩用量30-40ml,需注意避免高温天气使用。

2、杀菌类:

苯醚甲环唑对丝核菌引起的纹枯病防效达80%以上,30g/L悬浮种衣剂按1:300药种比使用。咯菌腈防治镰刀菌根腐病,25g/L悬浮剂每100kg种子用药40-60ml。戊唑醇兼具促生长作用,6%悬浮种衣剂每亩用量10-15ml,但需控制浓度以防抑制发芽。

3、生物制剂:

枯草芽孢杆菌B916通过竞争作用防治土传病害,10亿CFU/g可湿性粉剂每亩500g拌种。哈茨木霉菌T22可寄生病原菌,孢子含量2亿/g的制剂推荐用量300-400g/亩。荧光假单胞菌Pf-5能分泌抗菌物质,与化学药剂混用需间隔7天。

4、复合配方:

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实现病虫双防,玉米种子包衣用量1:200。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含植物生长调节剂,每100kg种子用300-400ml。12%甲霜·嘧菌酯悬浮剂针对苗期猝倒病,药种比1:250-300,持效期达60天。

5、使用要点:

沙质土宜选内吸性强的吡虫啉,黏重土建议用持效期长的氟唑环菌胺。早春低温地区避免使用三唑类药剂。有机种植优先选择苏云金杆菌或放线菌制剂,需在阴凉处现配现用。拌种后晾干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包衣均匀度应达95%以上。

玉米拌种后的营养管理需配合磷钾肥基施,每亩可增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改善土壤微环境。苗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抗逆性,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采用宽窄行种植改善通风,田间湿度保持在65%-70%可降低病害风险。轮作大豆等豆科作物能减少土传病原菌积累,机械化播种时注意调整排种器压力防止包衣脱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