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滚子鱼是什么鱼

发布时间:2025-04-23 11:48:35

油滚子鱼是东南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学名蓝圆鲹,属于鲹科深海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点。

1、形态特征:

油滚子鱼体侧扁呈纺锤形,背部蓝绿色,腹部银白色,体长通常15-25厘米。其最大特征是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具有游离小鳍,尾柄细窄且两侧具棱突,这些结构有助于快速游动。新鲜鱼体表面覆盖细密鳞片,在阳光下会呈现油润光泽,故得名"油滚子"。

2、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栖息在水深50-200米的大陆架海域。每年4-6月随暖流洄游至近海产卵,9-11月形成渔汛。福建连江、浙江舟山、广东阳江是主要产区,近年因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量明显下降。

3、营养价值:

每100克鱼肉含优质蛋白质18.5克,脂肪仅3.2克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富含EPA和DHA,含量达1.2克/100克,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健康。另含丰富的硒元素和维生素B族,其钙磷比适宜,易于人体吸收利用。

4、食用方法:

新鲜鱼适合清蒸或煮汤,闽菜"淡糟油滚子"用红糟腌制后煎制;潮汕地区常用普宁豆酱焖煮。加工制品包括鱼露、鱼松和鱼干,舟山传统做法会将小条鱼整条盐渍晒干,制成"油滚鲞"作为调味料使用。

5、选购技巧:

优质鲜鱼眼球清澈凸起,鳃丝鲜红无黏液,按压肌肉能迅速回弹。冷冻品需检查冰衣是否均匀,避免选择解冻复冻产品。市场上有用类似体型的鲐鱼冒充情况,可通过观察尾柄棱突和游离小鳍来鉴别真伪。

日常食用建议每周2-3次,搭配豆腐可提高钙吸收率,与番茄同食能促进铁元素利用。清蒸时控制时间在8分钟内以保持DHA含量,避免高温油炸造成营养流失。特殊人群如痛风患者应注意控制摄入量,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需谨慎。沿海地区居民可优先选择应季野生品种,内陆消费者建议选购速冻锁鲜产品。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