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用的是什么菌
发布时间:2025-04-22 11:01:48
发布时间:2025-04-22 11:01:48
酿酒过程主要依赖酵母菌、霉菌和细菌三类微生物协同作用,其中酵母菌主导酒精发酵。
酿酒酵母是酒精发酵的核心菌种,能将糖类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不同菌株影响风味特征,例如葡萄酒酿酒酵母产生果香酯类,啤酒酵母生成双乙酰等物质。工业常用菌株包括葡萄酒用EC1118、啤酒用拉格酵母W34/70。控制发酵温度在15-30℃可优化酵母活性,低温发酵利于保留芳香物质。
米曲霉和黑曲霉广泛用于东亚酒类糖化阶段,分泌淀粉酶分解谷物淀粉。日本清酒使用黄曲霉制米曲,中国白酒采用混合曲霉。制曲需保持28-32℃和85%湿度,培养48小时产生足量酶制剂。现代工艺已筛选出低产毒菌株如米曲霉3.042,确保食品安全。
酒类二次发酵常见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分解苹果酸为乳酸软化口感。比利时兰比克啤酒依赖自然接种的乳酸菌,清酒醪液pH需控制在3.8-4.2促进乳酸菌生长。过量繁殖会导致酒体酸败,可通过巴氏杀菌终止发酵。
醋酸杆菌属将乙醇氧化为醋酸,传统食醋酿造需保持30-35℃通氧培养。葡萄酒感染醋酸菌会产生挥发性酸超标,二氧化硫处理可抑制其生长。工业醋酸发酵采用木醋杆菌AS1.41等标准菌株。
自然发酵酒依赖环境微生物群落,如格鲁吉亚陶罐葡萄酒含50余种本土酵母。控制野生菌需严格消毒设备,现代工艺多采用纯种发酵。宁夏枸杞酒研究发现毕赤酵母MX-5能提升多酚含量。
酿酒微生物管理需配合营养调控,酵母繁殖期添加磷酸氢二铵补充氮源,发酵中期控制糖度不超过18°Bx。固态发酵酒醅应保持55%含水量,搅拌散热维持30℃以下。蒸馏酒需监测酒醅酸度避免超过4.5g/L,液态发酵可采用离心分离提高酵母回收率。日常饮用酒类建议每日不超过100ml酒精量,搭配高蛋白食物减缓吸收,发酵食品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