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肉吃起来有点酸

发布时间:2025-04-20 07:19:00

动物肉发酸可能由储存不当、肉质腐败、特定动物品种、加工方式或疾病感染引起。

1、储存问题:

肉类在4℃以上环境存放超过2小时易滋生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酸性物质。短期解冻复冻会导致细胞破裂释放酸性酶类。建议采用真空包装冷藏,冷冻肉品需在-18℃以下保存,解冻后24小时内食用完毕。

2、品种特性:

马肉、野猪肉等红肌纤维发达的品种天然PH值偏低5.4-5.8,含有较多乳酸脱氢酶。老龄动物肌肉中肌酸含量较高,烹饪时会产生微量甲酸。可通过红酒腌制或加入菠萝蛋白酶软化肉质。

3、病理因素:

动物生前应激会导致肌肉糖原过度分解为乳酸,常见于运输途中未充分休息的牲畜。某些寄生虫感染如旋毛虫病会使肌肉出现钙化灶。购买时需查验检疫标志,异常肉质建议丢弃处理。

4、加工影响:

传统发酵工艺制作的腊肉、酸肉制品会刻意培养乳酸菌。电击屠宰方式可能引发肌肉强直收缩加速酸化。工业加工中添加的磷酸盐过量会引发金属味返酸。家庭烹饪可先用小苏打水浸泡中和。

5、腐败变质:

蛋白质腐败产生的组胺、酪胺等生物胺不仅发酸还可能引发过敏。表面黏滑、散发氨味是典型变质特征。冷冻超过半年的肉类因脂肪氧化会产生哈喇味。发现异常需立即停止食用。

日常选择肉类时优先购买冷鲜产品,烹饪前检查弹性与色泽。牛肉可搭配生姜、桂皮等温性香料,禽肉建议用柠檬汁预处理。定期清理冰箱霜层,生熟食分开放置。出现持续腹痛或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