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筷子吃肚子里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4-17 10:45:28

误吞竹筷子需立即就医检查,根据异物位置和损伤程度采取内镜取出、手术干预或保守观察。

1、紧急处理:

误吞异物后立即停止进食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伤害。竹筷尖锐端可能划伤消化道黏膜,出现呕血、腹痛需急诊处理。儿童或老年人误吞需特别警惕,儿童食管较窄易卡顿,老年人可能伴随基础疾病增加风险。

2、医疗检查:

通过X光片定位异物位置,CT扫描评估周围组织损伤。竹筷在X光下显影较弱,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部情况,结肠镜适用于下行至肠道的异物。检查同时评估是否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3、内镜取出:

适用于卡在食管或胃部的竹筷,采用软式内镜配合异物钳、网篮或套扎器取出。胃镜取物需全身麻醉,操作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异物需考虑肠镜取出,失败率约15%-20%。内镜术后需禁食6小时观察出血情况。

4、手术治疗:

出现肠穿孔、大出血或内镜取出失败时需开腹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胃切开异物取出术、肠段切除吻合术、穿孔修补术。术后需静脉营养支持3-5天,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合并感染需使用头孢三代等广谱抗生素7-10天。

5、保守观察:

部分光滑竹筷进入肠道后可自然排出,需每日检查粪便。观察期间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南瓜粥、香蕉等促进肠道蠕动。出现发热、持续腹痛立即复诊。保守观察不超过72小时,未排出需再次影像评估。

误吞异物后饮食宜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避免粗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蠕动,禁止跑跳等剧烈运动。日常使用筷子需注意儿童监管,选择短钝型训练筷。定期检查餐具完整性,出现毛刺裂纹及时更换。竹制餐具使用6-12个月建议更换,高温消毒后更易出现裂纹。养成细嚼慢咽习惯,进餐时避免说笑打闹。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