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饿就心慌手抖,竟是这些病找上门?

发布时间:2024-08-27 16:08:14

林阿姨今年57岁,一向身体硬朗的她在半年前去医院体检时被查出血脂过高。医生建议她调整饮食模式,并嘱咐她半年后复查看血脂情况,如没有下降再考虑用药。林阿姨并不想依赖药物,于是,她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降血脂的饮食方案。偶然间,她发现一篇文章称“过午不食”不仅可以减肥,还能降血脂。她听信了这种说法,立即开始实施,不吃晚餐。

林阿姨坚持了几个月,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似乎有所改善,但没想到,某天吃了点辣椒后突然感觉腹痛难忍、干呕,被紧急送到医院。结果确诊为复合性溃疡,胃窦和十二指肠均有溃疡。医生了解她的饮食习惯后明确指出,她不吃晚餐正是引发溃疡的元凶。林阿姨很困惑,为什么不吃晚餐会导致这种情况?让我们一探究竟。

晚餐决定寿命?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关于节食和延长寿命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许多研究表明,限制热量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减少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比如,《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热量限制饮食可以延长果蝇的寿命,并对大脑有保护作用。由于这种饮食方式能提高关键基因OXR1的表达水平,发挥保护作用。类似的研究也出现在《Nature》的子刊中,指出饮食限制可以延缓衰老,但具体机制依然不明确。

但在人类身上,节食的效果并非完全一致。虽然适度的饮食限制可以帮助减重,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但过度限制却会导致营养不足、骨密度下降和免疫功能减弱。因此,每个人的热量摄入应根据其基础代谢率、身体活动量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盲目跟风不可取。

长期不吃晚餐的结局:一探究竟

不少人为了减肥而选择不吃晚餐,但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南方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通过一年时间对139名肥胖人群的追踪发现,不吃晚饭的模式不仅难以坚持,而且效果也不显著。即使有专业人员的辅导和监督,仍有15%的受试者中途退出。在现实生活中,自行坚持的难度更大。

研究还发现,不吃晚餐的减肥效果与均匀少吃的效果差异不大。尤其是对那些糖代谢不佳的人群,不吃晚餐反而有更大的健康风险。

1.肠胃功能紊乱

不吃晚餐会使消化系统长时间空转,缺乏规律刺激,容易导致胃酸、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紊乱,甚至引发胃炎、胃溃疡。

2.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晚餐不吃或吃得不规律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睡眠质量变差

不吃晚餐让人忍饥挨饿,极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难以入睡。

4.情绪失控

长时间空腹会导致血糖下降,身体会释放皮质醇来暂时调节血糖。这种压力反应容易引发情绪低落、疲惫和精神不适,甚至变得易怒。

这4种“晚餐”吃法等于慢性自杀

即便吃晚餐,也要注意方式,以下几种错误的晚餐习惯不可取:

1.不吃主食

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的50%左右时死亡风险最低,晚餐摄入适量碳水有助于身体健康。

2.吃得太晚

晚餐过晚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和脂肪积累,长时间下来容易肥胖。

3.过量进食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会给消化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4.食物过甜、过辣、过黏

这类食物不仅影响睡眠,还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便秘、肥胖等问题。长期下来胃部消化负担过重,严重者可能诱发慢性胃炎。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