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静息心率是多少?研究发现:维持正常且较低的静息心率或许更长寿

发布时间:2024-09-19 18:36:30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在公园里散步,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猛地一黑,他试图稳住身体,却感到四肢无力,最终晕倒在地。

幸好有位路过的邻居及时发现了他,看李大爷躺在地上,面色苍白、毫无知觉,赶紧拨打了120,并且通知他的家人。李大爷被迅速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紧急检查,医生告诉李大爷的家人:“李大爷晕倒的原因是心律不齐导致的短暂脑缺血,心率问题可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到心脏的健康,甚至影响到寿命。”听到这话,李大爷的家人顿时感到一阵恐慌和担忧,从这之后,他们更加关注李大爷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心率这一关键指标。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率这一生命体征,特别是静息心率,它不仅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更与我们的寿命息息相关。静息心率真的和寿命有关吗?

1.静息心率越高,寿命越短?

心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用每分钟心跳次数(BPM)表示,是评估心脏健康的基础指标之一。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正常心率通常维持在60至100次/分钟。心率的重要性远超过单纯的跳动次数,它还关系到我们的运动能力、情绪状态和整体健康。

2024年8月29日,《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关于静息心率与寿命关系的新见解。研究者对来自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大规模人群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心率较快的人死亡率较高,并且静息心率在5年内的增长与死亡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联系。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法国、英国的男性样本,还是在美国包括男性和女性的样本中,静息心率较低的人普遍寿命更长。

在中国的相关研究也支持这一发现,尤其是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较高的静息心率明显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这一趋势在80至89岁的人群中尤为明显。这些跨国研究共同揭示了一个关键信息:静息心率是衡量健康和寿命的重要标准。了解并管理好自己的静息心率,不仅对健康至关重要,也是延年益寿的一个关键因素。

2.心脏健不健康,还要看这3个数字

在评估心脏健康时,除了静息心率外,还有3个关键的数字指标需要关注,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判断心脏健康状况的“金标准”。

血压:血压反映的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它能显示心脏和血管是否正常运作。正常的血压范围通常定义为收缩压在90至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至90毫米汞柱之间,理想血压被视为120/80毫米汞柱。尤其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如果未服用降压药物而血压持续超过这一范围,可能需要关注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心脏问题,比如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

血脂:血脂包括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肪成分,是评估心脏健康的另一关键指标。健康的血脂水平包括高密度脂蛋白(有益胆固醇)超过1.04 mmol/L,总胆固醇控制在5.2 mmol/L以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低于3.37 mmol/L。对于已经有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患者,血脂控制标准通常更为严格。

冠脉:冠状动脉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心脏的血液供应,一旦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就意味着冠心病的确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剧将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3.保护心脏健康的最佳法宝:中等强度的运动

2023年的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心脏的健康和延长预期寿命。中等强度的运动,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既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也能改善整体血液循环,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等强度运动指的是在进行活动时,会略感劳累,但不至于过度喘息,可以维持简单对话的运动形式。

下面这几种中等强度运动,可能更适合中老年人:

快走:快步走是最简单、最安全的心脏锻炼方式之一,尤其适合老年人。每天快走30分钟,可以有效地加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太极拳以其缓和的动作和深长的呼吸著称,非常适合需要低冲击,但希望提高心脏健康的人群。

瑜伽: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帮助身体放松,同时通过呼吸控制来降低心率,增强心脏的血液循环。

广场舞:广场舞不仅可以提升心脏健康,还是一种社交活动,能增加参与者的生活乐趣。为了确保运动处于中等强度,可以使用心率监测来判断,中等强度的运动心率应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85%之间。最大心率的简单计算方法是:220减去当前年龄,例如,一个70岁的老人,其理想的运动心率应该在90至127次每分钟之间。

关注并调整自己的静息心率,是走向健康长寿的重要一步。静息心率与寿命密切相关,较低的静息心率有助于延年益寿。评估心脏健康还需关注血压、血脂和冠脉健康。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瑜伽和广场舞,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