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肠胃炎是什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6-15 14:30:23

新生儿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喂养不当、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多数患儿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干预以防脱水。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是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袭肠道上皮细胞导致吸收功能障碍,引发水样便腹泻。母乳喂养可降低感染风险,接触感染者后需严格洗手消毒。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通过污染奶具或食物进入消化道。细菌毒素刺激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可能伴随黏液血便。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严重时需抗生素治疗。

3、喂养不当:

奶粉冲调过浓、奶温过低或喂养过量会加重肠道负担。未发育完全的消化系统易出现乳糖不耐受,表现为进食后立即呕吐。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更换水解配方奶粉。

4、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儿,肠道免疫系统将蛋白质误判为有害物质,引发黏膜水肿和腹泻。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可有效缓解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5、环境因素:

新生儿病房交叉感染、家庭成员带菌、使用未消毒奶瓶等均可致病。早产儿因肠道屏障功能薄弱更易感染,需保持居所通风,所有喂养用具每日煮沸消毒。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每次排便后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油腻饮食,配方奶喂养儿可短期改用无乳糖奶粉。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拒食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恢复期可补充婴幼儿专用电解质溶液,逐步增加喂养量至正常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