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的鹅掌风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5-09 08:45:31

鹅掌风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湿热蕴结、血虚风燥、外感邪毒、情志失调及脾胃虚弱有关。

1、湿热蕴结:

长期接触水湿或饮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郁于肌肤。表现为手掌红斑、水疱、糜烂渗液。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敷黄柏、苦参煎水湿敷。日常避免潮湿环境,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

2、血虚风燥:

久病体虚或失血过多致阴血亏耗,肌肤失养生风化燥。常见手掌干燥皲裂、脱屑瘙痒。内服当归饮子养血润燥,外用紫草油涂抹。可配合阿胶、黑芝麻食疗,忌过度洗涤。

3、外感邪毒:

接触真菌、化学物质等外邪侵袭手部,阻滞经络气血。症状多为局部丘疹、鳞屑伴灼热感。选用黄连解毒汤内服,外涂青黛散。劳作时戴防护手套,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4、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风。特点为病情随情绪波动,夜间瘙痒加重。逍遥散疏肝解郁,配合合欢皮、玫瑰花代茶饮。需调节情绪,练习八段锦疏通肝气。

5、脾胃虚弱:

脾失健运致水湿停聚,气血生化不足。多见手掌肥厚粗糙、反复发作。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艾灸足三里穴。建议食用山药、薏苡仁粥,避免生冷食物损伤脾胃。

鹅掌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百合、银耳等润燥食材,忌海鲜发物。每日做手指伸展运动促进气血流通,睡前可用艾叶、花椒煮水泡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搔抓患处。病情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感染。中医调理需辨证施治,顽固性病例可配合刺络放血或穴位埋线疗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