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儿出生后如何进行教育衔接
发布时间:2024-10-15 14:18:13
发布时间:2024-10-15 14:18:13
自从胎儿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有了生理功能后,父母要在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前提下,经常用音乐的、语言的、触摸的刺激,给胎儿输入“信息流“,对胎儿的感觉器官和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神经原结构的形成。但是,孩子出生后特别是出生后6个月内,是孩子大脑细胞增殖的又一个高峰期。所以,孩子出生后一样要加强营养供给,并且继续给予适时的、适宜的刺激信息,以促使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人类是大脑最发达的灵长类动物,新生儿出生时大脑的大小和重量已达到成人的1/3。但是,神经细胞大部分还未成熟,神经纤维还没形成完善的髓鞘,相互的联系也几乎没有形成。所以,在出生后的最初时期,如果有更多的刺激到达感觉器官,通过感觉细胞的兴奋至I达大脑,就可以更好地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随着神经纤维也渐渐髓鞘化,互相之间的联系也紧密地构成,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也变多了。由于大脑细胞之间通过轴突与树突之间的突触接触的建立,在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通路中有了脉冲传导的过程,于是使知觉、表象、记忆等属于认知功能的行动开始发生作用,不久这些就成为思维活动的基础。脉冲在神经细胞间联系通。路中的传导过程,叫媒介过程。这种媒介过程的形成,需要在开始时期重复多次地给予刺激。如果刺激的量不足或质量差,认知就不能充分进行,从而使精神功能的总体动作也不充分,发生延滞。所以,从胎儿刚出生到1岁间,尽管还不明白语言的意思,但还是要给他各种声音的刺激。这些刺激包括语言和音乐的刺激。如果缺乏语言的刺激,孩子就可能迟迟不会说话。曾有一位母亲认为婴儿不懂语言,说话也没用,于是根本不对孩子说话,致使这孩子长到3岁还不会讲话。
由此看来,孩子出生后,必须在他还不能理解语言的初期,就开始听语言的声音,要听具有语言模式的讲话声。只听人群的说话噪声,效果是不大的。除了声音刺激之外,还要给新生儿视觉和触觉的刺激。这些及时的适宜的听觉、视觉、触觉刺激,就是胎儿出生后最早期的教育。
关于什么是早期教育,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很多论述,但至今仍有许多人片面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知识教育、智育教育,就是早读、早写、早算。很早就教孩子识字,背唐诗,写字,算术,灌输知识。其实这些教育内容脱离了孩子神经心理方面的基础,如此过早过急地硬性实施,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关于早期教育,一方面是说要在孩子已具备接受某种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刺激时,不失时机地给予这些信息刺激;另一方面是说,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神经心理方面决定了孩子发育的应该是什么器官的能力,人们应遵循这些规律对孩子施教。例如,孩子出生后的前3个月中,主要发育的是视觉、听觉和感情的反应。于是,要不失时机地发展他的视觉和听觉,使他通过看和听,不断从外界向大脑输入信号,促进大脑发育成熟,发展他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地进行视和听方面的练习,这两方面的发育就会减慢,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
胎儿从出生到学龄前,经过了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时间)、婴儿期(一个月以后到满一周岁的时间)、幼儿期(一周岁后至满三周岁的时间)、学龄前期(从三周岁以后直到七岁以前的时间)。在上述的不同时期内,孩子的神经和心理发展的水平不一样,所要求给予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也各异。年轻的父母可以参考一些有关0—3岁婴幼儿教育的书,搞好婴幼儿时期的教育。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