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期间出现右下腹痛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等病理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子宫增大牵拉韧带、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卵巢囊肿并发症、先兆流产等。建议孕妇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
1、子宫韧带牵拉
妊娠中晚期子宫快速增大可能牵拉右侧圆韧带,表现为间歇性右下腹钝痛,改变体位或休息后可缓解。这是正常的生理性疼痛,可通过左侧卧位、热敷缓解。若伴随出血或持续疼痛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2、阑尾炎
妊娠期阑尾位置随子宫增大上移,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妊娠合并阑尾炎易发生穿孔,可能诱发宫缩导致早产。确诊需结合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
3、泌尿系统感染
孕期激素变化使输尿管扩张,右侧肾盂肾炎可放射至右下腹,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磷霉素等孕期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同时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
4、卵巢囊肿并发症
妊娠前存在的黄体囊肿或畸胎瘤可能发生蒂扭转或破裂,表现为突发性右下腹撕裂样疼痛。超声检查可明确囊肿性质,轻微扭转可通过卧床观察,严重者需手术干预,但需评估对妊娠的影响。
5、先兆流产
右下腹阵发性坠痛伴随阴道流血需警惕先兆流产,可能由孕酮不足、剧烈活动等因素导致。需卧床休息并检测孕酮水平,必要时补充黄体酮制剂,如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保胎治疗。
孕期出现腹痛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自行服用止痛药,建议记录疼痛频率与伴随症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突发剧烈疼痛或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需立即就医。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发热、阴道流血等危险信号,睡眠时选择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右侧组织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