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出血热有硬疙瘩

发布于 2023-11-15 12:10

打完出血热疫苗有硬疙瘩,可能是药物吸收不良、药物注射后局部出血反应、过敏反应、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在接种出血热疫苗后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1、药物吸收不良:出血热疫苗是一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来降低感染率。如果打完出血热疫苗后药物吸收不良,药物在体内没有被完全吸收,可能在局部形成硬疙瘩,一般可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2、药物注射后局部出血反应:出血热疫苗注射后会对局部皮肤造成损伤,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出血量比较大时可在局部形成硬疙瘩。如果没有其他不适,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局部出现了感染,可以使用碘伏消毒,然后遵医嘱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出血热疫苗的某种成分过敏,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局部皮肤出现丘疹、瘙痒等症状,也可表现为打完出血热疫苗有硬疙瘩。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治疗;

4、感染:如果在打完出血热疫苗后不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护理,导致细菌侵入,局部皮肤可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肿胀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然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患者在接种出血热疫苗后注意多休息,如果注射部位出现了不适症状,应及时去医院的普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