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肾病综合征的尿比重

发布于 2023-11-13 07:57

低蛋白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比重常在1.018-1.025,尿蛋白>3.5g/24h即为尿比重增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3.5g。尿蛋白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临床常用的评估指标。低蛋白肾病综合征主要由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导致,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球结构破坏,可导致白蛋白从肾小球漏出,引起低蛋白血症,同时可伴随水肿、高脂血症等症状。

1、遗传:低蛋白肾病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存在低蛋白肾病综合征患者,其子女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概率也会高于常人;

2、感染:如胃肠道感染、肺炎等,感染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同时由于营养吸收障碍,可引起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同时可因大量蛋白丢失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因此可发现患者尿比重增高;

3、免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同时疾病可累及肾脏引起肾小球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尿比重增高;

4、其他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患者病情控制不佳,或长期服用利尿剂等药物,可引起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并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引起尿比重增高。

因此当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治疗。如果为胃肠道感染等疾病因素导致,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为免疫性疾病导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为药物因素导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