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老师乙型肝炎艾炙

发布于 2023-11-14 10:50

乙型肝炎在中医中属于黄疸,主要是由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导致,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辅助治疗,一般选用的是蒿本、茵陈、板蓝根、大黄、黄芪等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1、蒿本:味苦、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清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湿热证。因为蒿本身就是清利湿热的药物,所以可以用于湿热黄疸证,如果是阴虚发热的患者,要慎用蒿本;

2、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病症。茵陈有保肝利胆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热黄疸等病症,但阴虚及脾虚便溏者要慎用;

3、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疫时毒、发热咽痛,还可以用于治疗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等病症。板蓝根性寒,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能乱服;

4、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咽肿、热毒疮疡、便秘燥屎等病症。大黄药性苦寒,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能乱服;

5、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等功效。黄芪适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等病症。

建议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去医院中医科就诊,通过望闻问切等检查明确病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