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耳朵要做到哪几点

发布于 2025-05-17 12:24

保护耳朵需要从避免噪音损伤、正确清洁耳道、预防耳部感染、控制耳机使用时间、定期听力检查五方面入手。

1、远离噪音:

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环境会导致噪声性耳聋,工厂机械、演唱会等高噪音场所需佩戴防噪耳塞。突发爆炸声等脉冲噪音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应立即就医。日常建议使用手机APP监测环境音量,超过60分贝时减少停留时间。

2、科学清洁:

耳道具有自洁功能,频繁掏耳易引发外耳道炎或损伤鼓膜。正确方法是用湿润棉球擦拭耳廓,耳垢堵塞时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避免使用发卡、棉签等尖锐物品,儿童清洁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3、预防感染:

游泳时佩戴硅胶耳塞防止污水进入,中耳炎患者可使用醋酸铝溶液冲洗。感冒时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入侵。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恶性外耳道炎,出现耳痛流脓需立即抗生素治疗。

4、耳机使用:

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骨传导耳机可减少对毛细胞损伤,降噪耳机能降低环境噪音干扰。睡眠时禁止佩戴耳机,避免压迫导致耳廓缺血坏死。

5、定期检查: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纯音测听,噪声从业者每半年检查一次。新生儿需完成耳声发射筛查,突发耳鸣耳闷需做声导抗测试。家族有耳聋史者建议进行GJB2基因检测。

日常多摄入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杏仁,有助于改善耳蜗微循环。耳保健操可通过按摩耳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推荐鸣天鼓手法:双手掌心紧压耳廓后突然放开,重复20次。游泳后倾斜头部单脚跳排出积水,飞机起降时咀嚼口香糖平衡鼓膜内外压力。出现持续耳鸣、眩晕或听力骤降超过24小时,需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