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月经不调的中草药

发布于 2025-05-23 14:53

月经不调可通过益母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中草药调理,常见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阻滞等因素引起。

1、益母草: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月经量少、经期腹痛。其有效成分益母草碱能促进子宫收缩,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气血瘀滞型月经不调者可配伍香附使用,血热者需搭配生地。孕妇及经量过多者禁用。

2、当归:

当归为补血圣药,主治血虚型月经后期、经量过少。所含阿魏酸能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常与熟地黄、白芍组成四物汤基础方。便溏者需配伍白术,阴虚火旺者慎用。

3、白芍:

白芍养血柔肝,对肝郁气滞型月经紊乱效果显著。芍药苷成分可抑制子宫过度收缩,缓解经前乳房胀痛。常与柴胡、香附配伍疏肝解郁。虚寒腹痛者宜酒炒,不宜与藜芦同用。

4、川芎:

川芎擅长活血行气,适用于寒凝血瘀导致的闭经、痛经。川芎嗪能扩张血管,促进经血排出。多与当归、桃仁配伍,月经量多者需减量。阴虚阳亢及出血性疾病患者忌服。

5、熟地黄:

熟地黄滋补肾阴,改善肾虚型月经周期紊乱。其多糖成分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常与山茱萸、山药组成六味地黄丸。脾胃虚弱者需配伍砂仁,外感发热时暂停使用。

中草药调理需辨证施治,建议经中医师诊断后配伍使用。日常应避免生冷饮食,经期注意腹部保暖,适量练习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持续异常或出现剧烈腹痛、大量血块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血虚者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动物肝脏,痰湿体质者需减少肥甘厚味摄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