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发布于 2025-04-21 14:09
发布于 2025-04-21 14:09
子宫内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经期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及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引起。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通过阴道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常见于性生活频繁或伴侣卫生不佳时。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联合多西环素,急性期需静脉给药7-10天。
人工流产、刮宫术等医疗操作可能破坏宫颈屏障,器械消毒不彻底时易引发感染。术后需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出现发热、腹痛需及时复查B超,严重宫腔粘连需行宫腔镜分离术。
使用不洁卫生巾、经期同房会使经血逆流,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棉条,选择纯棉材质,经期避免盆浴。已感染者可用左氧氟沙星配合暖宫贴缓解疼痛。
长期熬夜、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削弱子宫内膜防御能力。需调整作息至23点前入睡,血糖偏高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必要时注射胸腺肽增强免疫。
盆腔炎、宫颈炎未及时治疗会扩散至子宫内膜。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盆腔炎可选用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慢性宫颈炎需激光或冷冻治疗,配合保妇康栓局部用药。
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增强抵抗力,经期练习改良版桥式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每周3次快走每次30分钟。出现持续异常出血、下腹坠痛需做阴道分泌物培养和宫腔镜检查,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建议中药灌肠调理3个月经周期。
上一篇 : 姬松茸的功效与禁忌炖汤吗
下一篇 : 女性基础体温偏高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