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一个月多一个月少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波动,也可能与激素变化、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若伴随严重不适或异常出血,建议就医排查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因素。
月经量受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调节,偶尔出现周期性的量多量少变化属于常见现象。生活压力骤增、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短期节食或过度运动造成的营养不良会影响子宫内膜正常增生脱落。部分女性在排卵期前后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容易被误认为月经量异常。
病理性因素中,子宫肌瘤患者因宫腔面积增大可能出现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交替现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稀发排卵会导致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会通过影响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间接干扰月经。子宫内膜息肉或腺肌症可能造成经期出血模式改变。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月经量波动。
建议记录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天数、卫生巾更换频率及伴随症状。日常避免过度节食,保证铁质和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经期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若连续出现经期超过7天、每小时浸透1片卫生巾或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