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导致痛经发生的疾病诱因

发布于 2025-04-19 10:09

痛经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狭窄等疾病诱发。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经期时异位内膜出血刺激周围组织。腹腔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如优思明、孕激素如地诺孕素、GnRH激动剂如亮丙瑞林,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2、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表现为经量多伴剧痛。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治疗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者。

3、盆腔炎

细菌感染引发输卵管卵巢脓肿,慢性炎症导致经期盆腔充血。需做分泌物培养,抗生素选择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盆腔理疗可改善血液循环,严重脓肿需穿刺引流。

4、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压迫宫腔引发痉挛性疼痛。MRI可明确肌瘤位置,米非司酮可缩小肌瘤体积,聚焦超声消融海扶刀保留子宫,黏膜下肌瘤需宫腔镜切除。

5、宫颈狭窄

人工流产或宫颈手术后粘连导致经血排出受阻。通过宫腔造影诊断,宫颈扩张术缓解梗阻,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恢复通畅,术后放置避孕环预防再粘连。

日常建议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缓解炎症,瑜伽猫式动作放松盆底肌,经期使用暖宫贴促进血液循环。出现进行性加重痛经、性交痛或经期发热时,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长期痛经患者建议记录疼痛评分和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