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出血热疫苗的不良反应

发布于 2023-11-28 14:52

出血热疫苗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一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通过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能够防止疫情蔓延。打完出血热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等方面,大多数情况下不良反应较轻,不需要特殊处理,少数情况下不良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

1、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表现,部分接种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或低热,不需要特殊处理,也可以通过湿毛巾擦拭身体等物理方法降温;

2、全身反应:部分接种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腰痛、全身乏力、发热等表现,症状较轻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体温超过38.5°C时,建议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赖氨匹林等;

3、过敏反应:极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应及时抢救。因此在接种出血热疫苗后要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再离开,并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更不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在接种出血热疫苗前应咨询医生;

4、其他不良反应:少数人接种完出血热疫苗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一般症状较轻,可以自行消退。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急性肾炎、心肌炎、脑炎、脊髓炎等情况,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出血热疫苗的安全性较高,多数不良反应可以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处理。建议注射疫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保证疫苗质量,避免因不良反应导致身体不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