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的致病病源是

发布于 2023-11-14 11:23

登革出血热的致病病源是登革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1、蚊虫叮咬:登革病毒存在于白纹伊蚊等蚊子体内,当被携带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后,可将病毒注入人体内,并在血液中大量复制,从而引起登革出血热;

2、接触传播:如果皮肤破损处接触到携带登革病毒的患者血液或体液,也可能会感染登革出血热。如果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也可能发生间接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登革病毒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登革出血热。另外,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也可因吸入含有病毒的羊水而患病;

4、医源性传播:如果医护人员在治疗登革出血热的过程中未做好防护措施,则有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登革出血热起病急骤,通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皮疹、瘀斑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去蚊虫较多的地方,如草地、公园等。外出时可以穿长袖衣物以及使用驱蚊剂来预防蚊虫叮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