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5-16 15:12
发布于 2025-05-16 15:12
女性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增加,与雌激素下降、钙吸收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
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无显著症状,随着骨质流失加剧,脊椎或骨盆区域出现持续性钝痛,尤其在久站、负重后加重。疼痛源于骨小梁微骨折或椎体变形,需通过骨密度检测确诊。治疗可选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鼻喷剂,配合局部热敷缓解。
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缩短3cm以上,出现驼背或腹部前凸。这种结构性改变不可逆,重点在于预防进一步骨量丢失。建议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穿戴护脊支具,日常避免弯腰提重物。
轻微跌倒即发生腕部、髋部或脊椎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表现。髋部骨折需手术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术后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日常使用髋部保护器,居家安装防滑垫降低跌倒风险。
颌骨骨质流失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可能出现假牙不适或自然牙脱落。口腔科检查结合骨密度评估,可局部应用骨填充材料,同时系统性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
低钙血症引发小腿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夜间。血清钙检测可明确原因,建议睡前补充柠檬酸钙500mg,配合跟腱拉伸运动。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骨质疏松女性需保证每日1000-1200mg钙摄入,优选乳制品、豆腐、芝麻酱等食物;维生素D每日800IU可通过晒太阳或强化食品获取。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饮酒。绝经后女性应定期监测骨密度,骨折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需提前预防性补钙。
上一篇 : 女人到中年容易得什么病
下一篇 : 中年妈妈吃什么对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