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5-19 08:24
发布于 2025-05-19 08:24
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发,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及生殖道畸形。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卵巢、盆腔等处,经期异位内膜出血刺激周围组织。腹腔镜手术可切除病灶,药物选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疼痛明显时可用布洛芬缓解。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均匀增大,表现为经量增多和剧烈痛经。治疗方案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达那唑等药物,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术或病灶切除术。
慢性盆腔炎引发输卵管卵巢粘连,经期盆腔充血加重疼痛。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如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透热疗法,粘连严重需手术松解。
黏膜下肌瘤压迫宫腔或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期痉挛性疼痛。米非司酮可缩小肌瘤体积,手术方式有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直径小于5cm的肌瘤可尝试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先天性子宫纵隔、残角子宫等畸形造成经血排出受阻。宫腔镜手术矫正畸形结构,如纵隔切除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粘连,配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促进内膜修复。
日常护理需注意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适量饮用姜茶缓解痉挛。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前期热敷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出现进行性加重痛经或非经期疼痛应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40岁以上患者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上一篇 : 继发性痛经见于什么病
下一篇 : 继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