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6小时以后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5-04-24 16:20

剖腹产6小时后需重点观察出血量、伤口护理、排尿功能、疼痛管理和早期活动,避免血栓形成和感染风险。

1、监测出血

产后6小时是子宫收缩复旧的关键期,阴道出血量应少于月经高峰期。若每小时浸透超过1张卫生巾或出现大血块,可能存在宫缩乏力或胎盘残留。医护人员会通过按压宫底评估出血量,必要时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宫缩,严重出血需输血或手术止血。

2、伤口护理

剖腹产切口在术后6小时需保持敷料干燥,避免受压或摩擦。观察有无渗血、红肿、发热等感染征兆,术后24小时可更换敷料。建议选择高腰纯棉内裤减少摩擦,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轻张力。若出现剧烈疼痛伴发热,需排查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

3、自主排尿

麻醉影响和导尿管刺激可能导致膀胱功能暂时障碍。拔除导尿管后4-6小时内应尝试排尿,采取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方式刺激排尿反射。若超过8小时未排尿或伴有下腹胀痛,需超声评估尿潴留,必要时重新留置导尿管。

4、疼痛控制

术后6小时麻醉消退后可能出现中重度疼痛,影响哺乳和休息。静脉自控镇痛泵可持续给药48小时,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可缓解轻度疼痛。采用半卧位姿势减轻腹部张力,翻身时用枕头支撑伤口。

5、早期活动

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和下肢按摩,12小时后协助下床站立。早期活动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需避免突然坐起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建议使用收腹带提供支撑力,首次下床需有专人搀扶。

饮食方面术后6小时可饮温水,排气后从流质饮食过渡到低脂高蛋白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等,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24小时后可尝试床边慢走促进肠蠕动,每日活动时间逐步增加至30分钟。哺乳时用侧卧姿势减轻腹部压力,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术后体温、恶露量和伤口情况需持续监测3天,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