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卫生巾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外阴阴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可通过调整卫生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外阴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灼热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细菌感染
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可能导致会阴部潮湿闷热,滋生细菌引发细菌性阴道炎。常见致病菌包括加德纳菌、厌氧菌等,可能伴随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等抗菌药物,同时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并保持干燥。
2、真菌感染
透气性差的卫生巾可能诱发念珠菌性阴道炎,典型症状为豆腐渣样分泌物和剧烈瘙痒。与长期使用含香精的卫生巾或局部免疫力下降有关。建议选用棉质无添加卫生巾,必要时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3、过敏反应
部分卫生巾中的荧光剂、香精等成分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外阴红肿、丘疹或刺痛。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清水冲洗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过敏体质者应选择无染色无香型的卫生巾产品。

4、经期护理不当
经期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使经血成为细菌培养基,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量少时改用护垫。夜间可使用夜用卫生巾配合一次性内裤,避免侧漏后反复摩擦刺激皮肤。
5、免疫力下降
熬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免疫力降低时,会阴部菌群更易失衡。可适当补充乳酸菌素片调节微生态,穿纯棉透气内裤,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反复发作需检查血糖排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预防阴炎需注意经期卫生,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巾,存放时避免受潮。日常可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非经期减少护垫使用。出现持续瘙痒、异常分泌物时应做白带常规检查,根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洗液破坏阴道自洁功能。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防止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