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中成药
发布于 2025-04-20 16:29
发布于 2025-04-20 16:29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中成药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小建中合剂等。
由附子、党参、白术等组成,针对脾胃阳虚引起的腹部冷痛、呕吐泄泻。附子温肾助阳,党参补气健脾,白术燥湿利水,三药协同改善虚寒体质。饭前温水送服6-9克,每日2-3次,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含木香、砂仁、白术等成分,适用于胃寒气滞导致的胀满疼痛。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化湿开胃,配合茯苓健脾渗湿。每次8丸,每日3次,可搭配生姜水增强温中效果。慢性胃炎患者需连续服用2-4周。
桂枝、白芍、甘草配伍而成,主治中焦虚寒的挛急性疼痛。桂枝温通经脉,白芍柔肝缓急,甘草调和诸药。口服10-20毫升,每日3次,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服药后出现口干可少量饮用温水。
干姜、人参、炙甘草组方,改善脾胃虚寒的隐痛绵绵。干姜温中散寒,人参大补元气,炙甘草缓急止痛。每次1袋用热水冲服,经期女性需减量使用。与抗生素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高良姜、香附为主药,针对寒凝气滞的胃脘刺痛。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疏肝解郁,辅以当归活血。每日早晚各服5克,溃疡病患者需配合抑酸剂使用。服药期间避免情绪激动。
日常可配合生姜红糖水、山药粥等温补膳食,适度进行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锻炼。艾灸中脘、足三里穴位每周2-3次,每次15分钟。长期虚寒体质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过量服药引起燥热。冬季注意腹部保暖,睡眠时可用暖水袋热敷脐周。
上一篇 : 怎样减压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下一篇 : 脸色苍白没有血色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