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缺铁性贫血
发布于 2023-11-15 11:33
发布于 2023-11-15 11:33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贮存铁耗尽,导致红细胞内铁缺乏,进而出现的贫血。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较多,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是常见的原因。若长期存在缺铁性贫血,建议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为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以及铁吸收障碍。铁摄入不足可导致绝对缺铁,或储存不足时可引起相对缺铁性贫血。铁吸收障碍如儿童发育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或者是导致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情况,也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2、症状: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症状有无力、头晕、头痛、耳鸣、心悸、活动后气短、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儿童青少年严重者可出现异食癖和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则可出现感染、毛发变黄、皮肤干燥、脱发等症状;
3、诊断: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下降,检测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正常值;
4、治疗:需遵医嘱进行补铁,常用的补铁药物有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如果胃肠道不适不能耐受,可以使用枸橼酸铁剂、富马酸亚铁等胃肠外给药。补铁时应避免与牛奶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进而影响疗效。也可使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缓解缺铁性贫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