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月经内分泌中药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4-18 10:21

调理月经内分泌的中药包括当归、白芍、益母草、川芎、熟地黄等,通过补血活血、疏肝理气、调节激素平衡发挥作用。

1、当归:

当归被称为“妇科圣药”,含阿魏酸和挥发油,能促进子宫收缩与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月经量少、经期延迟。治疗时可配伍黄芪如当归补血汤或单独煎服,每日6-12克。血虚型痛经患者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食疗。

2、白芍:

白芍具有柔肝止痛功效,对肝郁气滞引发的月经不调效果显著。其芍药苷成分能抑制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缓解经期腹痛。临床常与柴胡配伍如逍遥散,建议经前一周开始服用炒白芍9-15克,阴虚火旺者慎用。

3、益母草:

益母草碱能直接兴奋子宫肌层,适用于瘀血型闭经或产后恶露不尽。新鲜益母草30克煮鸡蛋可促进经血排出,成药益母草颗粒需按周期服用。注意孕妇禁用,避免与降压药同服。

4、川芎:

川芎嗪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作用,擅长治疗血瘀型月经色暗有块。常与当归组成四物汤基础方,或配合桃仁、红花各6克煎服。月经量多者需减少用量,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5、熟地黄:

熟地黄滋补肾阴,针对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月经周期紊乱。可与山茱萸、山药配伍如六味地黄丸,建议经后连服10天,每日10-30克。脾虚便溏者需搭配白术以减轻滋腻。

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日常可增加富含铁元素的菠菜、动物肝脏,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生冷饮食,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有助于内分泌系统自我修复,持续三个月周期未见改善需复查激素六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