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止汗的中成药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5-07 10:12

收敛止汗的中成药包括玉屏风散、虚汗停颗粒、生脉饮等,适用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证型。

1、玉屏风散: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针对表虚不固导致的自汗。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临床用于反复感冒伴多汗者,每日2-3次温水送服,连用4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可与浮小麦煎汤配合增强疗效。

2、虚汗停颗粒:

含麻黄根、煅牡蛎等成分,主治阴虚火旺型盗汗。煅牡蛎滋阴潜阳,麻黄根收敛止汗。适用于更年期潮热多汗,每日3次冲服,配合百合银耳羹食疗。注意高血压患者慎用,服药后出现心悸需停用。

3、生脉饮:

人参、麦冬、五味子配伍,改善气阴两虚型汗证。人参补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固脱。术后体虚多汗者适用,口服液每日2支,连服2个月。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

4、当归六黄汤:

含当归、黄芩等六味药材,针对阴虚火旺型夜间盗汗。黄芩清热泻火,当归养血滋阴。结核病恢复期多汗可用,水煎剂每日1剂,配合穴位贴敷涌泉穴。便溏者需配伍健脾药物。

5、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汤基础上加龙骨牡蛎,调理营卫不和型自汗。桂枝调和营卫,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神经功能紊乱多汗者适用,颗粒剂每日3次,配合八段锦锻炼。外感发热期间暂停使用。

选择中成药需辨证分型,气虚型多选玉屏风散,阴虚型宜用虚汗停颗粒。日常可食用山药粥健脾,浮小麦茶固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练习太极拳调节植物神经,汗出过多时及时擦干防止着凉。严重糖尿病、甲亢等继发汗证需先治疗原发病,长期服药无效者需调整方剂或结合针灸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