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杯水一定要喝 可有效预防血栓

发布于 2024-03-05 06:52

血栓因其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血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任何时间,它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共同的发病机制。

那么血栓发生之前有哪些征兆呢?

1、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及其他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清晨起床时最容易发生。

2、哈欠不断

八成左右的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连连打哈欠的现象。

3、走路异常

如果走路步态突然发生变化,且肢体麻木无力时,则当心是血栓的信号。

4、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升高至200/120mmHg或者降至80/50mmHg时,都要当心是脑血栓的先兆。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四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所以,运动是预防血栓的一大法宝,尤其是对于经常久坐或久站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适当锻炼。

造成血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血液粘稠度高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想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效又不费力的方法就喝水,但是喝水也是要掌握时间,在正确的时间喝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晨起后

经过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使人体失去了不少水分,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所以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便能充分发挥喝水的作用了,对于降低血粘度,降低血栓的风险有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早上这第一杯水最好是温白开水,不宜用牛奶、果汁、盐水、冰水代替。

晨练前后

运动时由于出汗可能会导致身体缺水,血液粘稠,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即使是早上,可能稍微一活动也会出一身汗,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只是要在锻炼后觉得口渴了才喝水,运动前也要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可以提前预防因运动导致的身体缺水状况。

饭后半小时

不少人有饭后喝水的习惯,但是饭后饮水也要掌握时间,最好不要吃完饭之后立即饮水,这样会稀释唾液、胃液,使蛋白酶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吃完饭半个小时之后再饮水,这样既不会影响消化,又可以缓解因为吃饭引起的血液粘度增加。饭后喝水要小口小口的喝,大量饮水易导致烧心。

睡觉前

睡觉时体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想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要在晨起后喝水外,临睡前喝点水也有不错的效果,老年人也可以在床头备上一杯水,感觉口渴时就喝上几口。

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些只是平时的一些预防方法,对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人群,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血液粘度,如有异常,应及时服药调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