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症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4-20 10:31
发布于 2025-04-20 10:31
子宫内膜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下降、经期卫生不良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引起。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通过阴道上行感染是常见病因。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严重时静脉给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屏障。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多西环素,出现发热腹痛需超声检查宫腔积液情况,必要时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反复感染。建议控制血糖在6.1mmol/L以下,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每月复查阴道微生态。
使用不合格卫生巾或经期性交可能带入细菌。推荐每2小时更换卫生棉条,选择纯棉材质卫生巾,经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盆腔炎、阑尾炎可能通过淋巴系统扩散。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慢性盆腔炎可配合短波理疗,每周3次促进炎症吸收。
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的三文鱼、亚麻籽油,减少红肉摄入;经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游泳;每年妇科检查应包括HPV和TCT筛查,40岁以上建议加做宫腔镜检查。出现异常出血持续超过10天需及时就诊。
上一篇 : 子宫内膜炎适合吃什么食物
下一篇 : 子宫内膜炎有2个明显症状